欢迎来到装备技术服务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安装备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西安装备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统一领导、军地协调
需求对接、资源共享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详情

媒介融合视野下的内容生产流程创新

发布日期:2015-4-1 信息来源:中国论文网

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集团以报纸为主要产品的盈利模式可能会改变,报业集团已经不仅仅是报刊社,最终会发展成为生产融合新闻的内容供应机构,那么,报业集团在其未来发展中终将意识到集团发展是内容为王,而不一定是报纸内容为王。
  市场竞争的压力兼新技术的推动正在促使报业集团开始新一轮的业务实验。这一轮的实验是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展开的。怎样才能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粘聚交融, 并最终产出大于1+1的效应成为这一轮创新实验的焦点。诸多创新尝试中,烟台日报模式受到瞩目,与多数报业集团尝试的资本融合、资源融合、报网互动不同,烟台日报模式的特别之处是借用数字化技术全面整合不同媒介之间的资源,再造了内容生产的全媒体流程,报社从传统的报纸生产企业转为提供多种媒体内容的新型媒体机构。这一实验是关注媒介融合走向的业界及学界乐于见到的,它使媒介融合的理念在内容生产流程实践方面大胆前进了一大步。   
  一、 烟台日报内容生产流程创新的深层意味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新闻流程再造不仅是采编流程的简单重构,这一实践模式最贴近各界对媒介融合理想模式的期待。目前,烟台日报初步形成了包括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纸移动报、户外视屏等比较完备的全媒体产品方阵。2007年10月29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成立“1029项目组”,启动“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的研发,优化原有的产品生产流程,推动集团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供应商转型。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2008年7月1日,全媒体采编流程正式运行。集团旗下主要报纸的记者,纳入全媒体新闻中心,并为该中心记者配备了较为齐全的采访“武器”: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移动、联通两种无线上网卡,一台照相机,一台摄像机,一部智能手机,可以同时满足手机报、水母网、电子纸移动报、纸媒文字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视屏的视频需求。记者采集的信息纳入待编稿库,不同媒体编辑部可从待编稿库选稿加工,亦可根据特色需求向全媒体新闻中心定制稿件、照片、视频等。 
  这一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改造有很多创新之处: 
  首先,集团内信息一次采集,多介质发布实现了新闻资源的一次开发、多次生成、多次售卖,整合了传媒集团内部资源,延长了产业链条。面对汹涌而至的新媒体浪潮,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把培育以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新媒体作为未来重要发展战略之一。这些报业集团涉足新媒体以后,面临内部资源整合的问题,在集团内部,各种介质的业务资源还多数处于分割和孤立的状态。拥有多种媒介的传媒集团如何实现集团内部多种业务板块的整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初步形成了包括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纸移动报、户外视屏等比较完备的全媒体产品方阵。在发展战略上,集团以报刊出版为主业,核心业务、成长业务、新兴业务梯次配置。第一部分是核心业务,即主打本地市场的三张日报烟台日报、烟台晚报和今晨6点;第二部分是成长业务,包括主打全国市场的报刊和DM直投广告、创意策划;第三部分是新兴业务,即基于网络传输手段的新媒体。新媒体的基本框架为水母网、手机报等“六网三报一码一社”。在内容生产方面,全媒体采编平台实现了不同报纸、网络、手机报的信息的一次采集多介质发布,同时实现了资源一次开发,多次售卖给不同媒介,整合了资源,节约了成本。这一多次售卖的过程也使原本单一载体的内容生产产业链延长,为集团带来增值收益。 
  其次,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使媒介的功能和特征回归。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中,信息的传播是按照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公共视屏、报纸网络版、系列报刊这一链条推移的。这一传播链条恰恰与现状相反。在现有的多数报业集团,信息采集制作完成之后,报刊是第一传播载体,而后是网络,而后是手机报等。网络在内容的原创性生产层面处于劣势。从媒介的功能和特征而论,网络、手机报都可即时传播,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对内容生产流程的改造,使网络媒体不再只是一个传播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产品的不同介质的传播载体,而真正成为媒体,并且使其回归了作为第四媒体的迅捷、海量等功能、特点。无疑,这一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报业集团成为生产多种内容格式的内容提供商,报刊在新的传播链条中则不得不重新寻找位置。 
  再次,塑造了编辑和记者的一种新型关系,编辑部内容生产重心前置,编辑中心制进一步被强化。记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编辑部管理体制中重点研究的范畴。编辑中心制是与记者中心制相对立的两种编采运作模式。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媒体竞争加剧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我国媒体逐步从记者中心制转变为编辑中心制。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流程使编辑中心制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隶属于整个集团,要拿起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同时制作视频、文字等多种新闻文本,这些文本等待集团内不同的媒体采用。而对于编辑部来说,在这一新型采编流程中,其所能获得的来自全媒体新闻中心的素材有二,一是公共素材,一是定制的特供素材。为避免信息同质化,编辑部不得不加强策划,把内容生产的重心提前,更为重视编辑。各报编辑部会给全媒体新闻中心下订单,沟通所策划稿件的内容、风格和形式。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研发的“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实现了选题策划的统一管理。过去每个媒体自己完成选题策划,各自分散管理。统一选题管理后,利用该平台,不同部门可以方便地一起完成选题策划――人员本属于不同部门,但在统一选题中要统一行动,分工协作,例如包括多媒体采访和资料准备工作。根据选题完成的多媒体采访内容,可以方便地在提交时与选题自动关联,选题负责人及各媒体编辑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该选题产生的素材情况等。这一流程的梳理,减少了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中原本必然增加的沟通成本,提高了效率。 
   
  二、 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面临的多重挑战    
  不言而喻,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编辑部流程还只是一次创新实验,这一模式能够走多远,又多大程度上在未来发展中具有普遍性,还要看未来几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如何实现平面媒体与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利益的双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遇到的一个困惑是,集团的各网站该如何处理并发布那些最新消息。这一困惑并非源于业务层面的问题,更多来自经营的压力。按照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流程的设计,新闻事实发生之后,全媒体新闻中心采集的信息进入待编稿库,应该首先被手机报发布,而后由网络媒体报道,最后是报刊报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能不考虑到媒体竞争的因素。例如,水母网并不敢发布太多最新消息,原因是网站发布了之后,马上会有竞争媒体跟进,集团内报纸的先机会被占去。但是,如果一直只转载报纸内容或者发布报纸新闻的预报,肯定不利于网站和手机媒体的发展。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其实质是如何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报纸的角色定位。国外学界有过相似的讨论,美国专业媒体设计公司Garcia Me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认为,当今报纸有三大使命:一是向不上网的读者提供新闻摘要;二是向报网兼读的读者提供深度报道和分析文章;三是刊登广告及其他实用信息。这为解决报纸与其关联网络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集团以报纸为主要产品的盈利模式可能会改变,报业集团已经不仅仅是报刊社,最终会发展成为生产融合新闻的内容供应机构,那么,报业集团在其未来发展中终将意识到集团发展是内容为王,而不一定是报纸内容为王。 

  第二,如何迅速增强网络媒体的内容把关能力。在大多数网站,目前网络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两个,一是代发新闻,就是转载有协议的媒体的内容,编辑工作主要是新闻筛选及修改标题;二是制作网络新闻专题。这是因为在现有模式下,原创性内容仍然不是网络媒体的主要内容生产方式。商业门户网站没有采编权,有采编权的部分媒体网站也并不具备强势内容生产能力,多数仍以发布集团内传统媒体新闻内容为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情形下,网络媒体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传播载体,而非媒体。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流程则颠覆了目前网站工作的主体内容,网络编辑面对的不再是已经由传统媒体编辑把关的新闻成品的代发和再加工,而是要面对全媒体新闻中心直接发来的新闻信息,这无疑要求网络编辑具有与传统媒体编辑一样的新闻信息处理能力,甚至还要高于传统媒体编辑,因为网络媒体时效性更强,编辑处理时间更短。提高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水平,提高网络编辑的新闻把关能力,对于人员储备不足的报业集团网站(水母网从事内容生产的员工不足10人),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把报刊编辑的力量调到网络,报刊编辑处理新闻信息的能力会下降,而增加一整套新的队伍,显然又有重复建设的嫌疑。 
  第三,如何开发适合全媒体生产的内容形态。数字技术正在消解人们对于媒介边界的理解。全媒体是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户外视屏、电子纸移动报等多种媒体形态的复合,而并非简单的几种媒介的叠加。这一提法的隐藏内涵就是未来的主导新闻媒体既非传统媒体,也非新兴的网络媒体,而是一种融合媒介,这种融合媒介的终端的特征几乎无可争议地被想象为便携、互动、多媒体。令业界和学界议论纷纷热血澎湃的是目前适合这种融合媒介的融合新闻的形态还未现出真身。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也仅只是提前为媒介融合时代的彻底到来做好了各种准备。目前在其内容平台上还远不能生产真正媒介融合时代的融合新闻。这种只闻其响,不见其人的融合新闻的形态可以清晰地被预测为多媒体、即时发布、互动传播、信息形态旋涡式演进,但是离它真正出现,并具有稳定的生产能力,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目前,报业集团还不能逾越购并电视台面临政策障碍、网络视频制作粗糙、网络内容形态缺少化学式融合等困窘。 
  第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队伍建设是个难题。在传统媒体中,采编人员都是为单一载体制作新闻内容,而全媒体采编流程则要求采编人员能够制作多种载体的产品。一方面,这要求采编人员熟悉音频、视频、文本等各种内容产品的制作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求采编人员熟悉各种媒介差异化的功能定位。事实上,这甚至意味着采编人员要完成角色转变――即从简单的信息采集者、新闻把关人转变为新闻信息提供者、新闻信息解析者、论坛主持人、音视频节目主持人等。显然,未来若干年,传媒业需要大量具有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国内一些新闻学院,例如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开始了同样的尝试。但是,对于正在进行创新试验的报业集团而言,囿于培养周期、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很多问题,高校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改革亦同样只是创新实验。

友情链接: 中国军网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陕西省省国防工办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